達里湖攻略,達里湖門票/游玩攻略/地址/圖片/門票價格
概述
達里諾爾湖是內蒙古四大內陸湖之一。被稱為“百鳥樂園”,也享有我國第三大天鵝湖的美譽。位于貢格爾草原西南部,距離克旗政府所在地經棚鎮90公里。達里諾爾漢譯“象大海一樣寬闊美麗的湖”,古稱“魚兒濼”、“捕魚兒湖”、“答爾海子”等。湖周長百余公里,呈海馬狀,湖周圍草地緩升,百里際天,僅東南角地勢下沉,曼陀山斜橫而出,視為屏障。達里諾爾湖還有崗更諾爾和多倫諾爾湖兩個姊妹湖,亮子河、貢格爾河、沙里河宛若引線一樣將三個湖泊穿在一起,形成面積238平方公里的高原湖區,總儲水量達16億立方米,最大水深13米[1]。達里湖西北面是元朝最后一個都城應昌路的遺址。湖南岸為曼陀山,上有水瑩洞、元龍興寺遺址。湖北岸有平頂山,蒙語獨石山漢譯子山山崖側留有先民巖畫,別具遠古傳奇色彩。
自然氣候
該區屬典型的中溫帶季風氣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勻、寒暑變化劇烈的顯著特點。冬季漫長而寒冷,多數地區冷季長達5個月到半年之久。其中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從南向北由零下10oC遞減到零下32攝氏度,夏季溫熱而短暫,多數地區僅有一至兩個月,部分地區無夏季。最熱月份在7月,月平均氣溫在16oC--27oC之間,最高氣溫為36oC--43oC。氣溫變化劇烈,冷暖懸殊甚大。降水量受地形和海洋遠近的影響,自東向西由500毫米遞減為50毫米左右。蒸發量則相反,自西向東由3000毫米遞減到1000毫米左右。與之相應的氣候帶呈帶狀分布,從東向西由濕潤、半濕潤區逐步過渡到半干旱、干旱區。這里晴天多,陰天少,日照時數普遍都在2700小時以上,長時達3400小時。冬春季多風大,年平均風速在3米/秒以上,蘊藏著豐富的光熱、風能資源
達里湖是一個以保護珍稀鳥類及其賴以生存的湖泊、濕地、草原、沙地、林地等多種生態系統為主的綜合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8年7月保護區正式批準掛牌,并已被列入“亞洲重要濕地”名錄。保護區內有臺地高原植被、湖積平原草原植被、低濕地植被和沙地疏林草原植被等多樣的生態系統。達里諾爾同時又是一個巨大的火山群,是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
達里湖是自然保護區的核心,水域面積240平方公里,水儲量16億立方米,水深10—13米,屬于蘇達型半咸水湖,是內蒙古第三大湖。達里湖地處內蒙古高原,人煙稀少,湖面廣闊,草甸、濕地齊備,是鳥類的天堂,是中國北方重要的候鳥遷徙通道,棲息著15目32科152種鳥類。其中有珍稀的丹頂鶴等國家一、二類保護鳥類26種,是國家珍稀鳥類保護區。這里鳥類最多的時節是春秋兩季,四月下旬到五月初,冰雪融化,青草萌生,候鳥成群結隊從南方飛來棲息湖區,整個湖面百鳥爭鳴,熱鬧非凡。而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各類候鳥陸續南遷,再度光臨達里湖,其中以白天鵝和大雁居多。特別是近年來白天鵝數量越來越多,最多時達7萬只。天鵝起時如晴天飛雪,落則如素錦鋪地,因而達里湖又有“天鵝湖”的美稱。達里湖的半咸水質,使之只有華子魚和鯽魚存活。魚種雖少,但產量非常高,且十分有名。華子魚學名瓦氏雅羅魚,因眼球周圍鮮紅,俗稱“紅眼華子”。此魚自然繁殖,天然生長,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由于獨特的高原氣候、特殊的蘇打半咸水湖水質、純天然無污染的自然環境,使得達里湖盛產的鯽魚和瓦氏雅羅魚(俗稱華子魚)營養豐富,肉質細嫩,富含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登記,2008年被國家農業部批準成立達里諾爾湖雅羅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也通過了環保有機食品認證,已連續五年為軍委首長特供魚,成為人們盛宴、節日中的佳肴。清代《口北三廳志》載:“所產華子魚,每年三、四月間,自大湖溯流而進,填塞河渠,殆無空隙,人馬皆不能渡?!彪S著生態環境的改變,如今雖不見此種景象,但年產各種魚仍達100多萬斤,為赤峰市最大的天然漁業基地。
瓦氏雅羅魚(俗稱華子魚),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系純天然滋補營養佳品,以其鮮美的味道,讓您食而難忘,在當地久負盛名。達里湖鯽魚在我國北方同類產品中生長速度最慢,魚齡最長,所產商品魚均在5—10齡,與同類產品相比魚體最大,味道最鮮,營養價值最高。素有“賽甲魚”之稱,系純天然的滋補佳品。
達里湖冬捕從下網、打眼、走桿、拉網、出魚,每一個環節、工人的每一個動作都是一道風景,都是攝影愛好者理想的創作題材。在您的境頭內既有達里湖冬季的自然美景,又有工人們愉快熱鬧的工作場面,畫中有人,人入畫中,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作為一個參觀者,當你看到漁民們收獲后露出喜悅的笑臉,當你看到老牧民用自己虔誠的心將魚兒放生,您也會不由自主地加入到他們的行列,體驗一下打魚的樂趣和對自然生靈的祟敬。當你體驗到一天辛勤勞作而又富有收獲的時候,晚上買來鮮活的魚,在路邊小店燉上一鍋,品嘗來自純天然環境下的有機魚,更是一番美味在心頭。吃著鮮香美味的達里湖魚,喝著醇香甘甜的馬奶酒,欣賞著悠揚動人的馬頭琴曲,真有一種身在他鄉為故鄉的感覺了。2011年6月13日,由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批準、文化廳內文社字〔2011〕29號審定,“達里湖冬捕習俗”俗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達里湖周圍有砧子山巖畫、曼陀水云洞、應昌路遺址、隆興寺遺址、金界壕等大量歷史遺存,達里諾爾的姊妹湖——崗更諾爾(牦牛泡子)和多倫諾爾(鯉魚泡子)分列在東西兩側,盛產達里湖里沒有的鯉魚。2006年, 達里諾爾景區被評為國家AAA級景區和國家水利風景旅游區。
旅游指南
位置
距赤峰市280公里,赤峰汽車站乘到克旗經棚鎮的長途汽車,在克旗汽車站可乘到阿其烏拉鎮的車前往達里湖景區。距經棚鎮90公里,303國道穿景區而過,大約1個小時左右的車程。
門票
北岸90元 南岸120元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智旅國際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